厚職網(www.steinmetzstar.com)帶你公職上岸
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: 厚職題庫 行測、時政、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
點擊獲?。?a target="_blank" style="color:red; text-decoration: none;">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【送分題】 |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|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
【導讀】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:全國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時間、考試公告、職位表、報名入口、備考資料。【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】。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:houzhigk,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編考試資訊。當前文章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!
畢業之后保留應屆生身份,主要依據國家規定“高校畢業生從畢業之日起兩年內為擇業期,擇業期內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可以享受應屆畢業生同等待遇”,意思是只要未就業,2年內都算是應屆生。
| 但關于“未就業”怎么認定?怎么就算失去應屆生身份?
國家并沒有細化政策,導致各地各部門,認定標準不同。這里談談公務員考試和事業編考試對應屆生身份的認定原則。
目前通行的辦法是以畢業后,是否有用人單位替你繳納社保為準,如果有企業、單位替你繳納社保,一般認為已經落實就業,失去應屆生身份。
以社保作為依據也好理解,畢竟考生與企業有無簽訂勞動合同,組織部和人社局無從了解,能夠從公開渠道查詢到的,只有社保信息。
| 這里需要注意幾點:
1、注意是畢業后繳納社保,經常有同學問,全日制在讀期間有企業幫忙繳納社保,是不是就失去應屆生身份?
例如有同學在大一大二打工期間,有企業幫他繳納社保;或者讀研、讀博期間,去企業兼職,企業幫他繳納社保,查得到社保繳納記錄……
這些都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,因為個人信息明確顯示你是在讀書階段,沒有畢業,讀書期間打工不算就業,拿出畢業證和學歷證就能證明;
2、是社保而非醫保!
社保和醫保兩者涵蓋的范圍不一樣,社保包含醫保。社保包括基本養老保險、基本醫療保險、失業保險、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,而醫保單純指醫療保險。
在讀高校學生也會繳納醫保,入大學后將由高校統一組織辦理參保繳費,如果因為繳納醫保就算繳納社保,失去應屆生身份,那么沒有一個高校學生屬于應屆生了。
3、三方協議、靈活就業協議、高校畢業生網簽不會影響應屆生身份
有同學以為三方協議簽署,就等同于已就業,失去應屆生身份;還有一些同學簽了靈活就業協議、高校畢業生網簽,擔心失去應屆生身份。
現在網簽系統和學信網實現同步聯網,據說一旦網簽成功,網頁上會顯示“非應屆”
| 畢業前簽署的這些協議,并不等同于正式的勞動合同,簡單的說,只是考生在校期間,與企業簽署的就業意向,即使簽署,也不能等同于已就業。
而且現在經濟形勢不好,不少輔導員要求學生簽署各種協議,都是為了高校應付就業統計壓力“湊數據”。
這些“注水”的數據,只是為了應付教育部就業統計,和組織部、人社局對“應屆生身份”認定無關。
最近2021年山東省考招考公告發布的報考指南,對應屆生有明確界定
本次招錄中的“應屆畢業生”是如何界定的?
“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(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)未落實過工作單位,其檔案仍保留在原畢業學校,或者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(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)、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,可按應屆畢業生對待。
招錄職位明確招錄2021年應屆畢業生的,僅限2021年應屆畢業生報考?!?/p>
并未提及關于三方協議、靈活就業、網簽“三方協議”的內容,所以不要怕畢業前簽署的七七八八各種協議。
| 如果考上公務員、事業編,單位要求提供空白三方協議怎么辦?
一般三方協議上會寫明“考上公務員、研究生,三方協議自動失效”,到時候找學校開一份空白三方協議就可以。
簽署協議前,仔細觀察三方協議上,是否有此類條款,如果沒有,建議不要隨便簽三方協議,有可能解約時需要賠償用人單位解約金。
| 保留應屆生是否有用?
因為疫情原因,應屆生身份又突然吃香起來,原因在于國家給予了應屆生不少優惠政策,部分崗位定向招錄應屆生,相對往屆生會比較容易考上。
但我們要注意,在疫情前,只有國考傾向招錄應屆生,省考一般不限制應屆生身份。
例如2020年省考前,浙江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寧夏、青海、重慶、福建、陜西、內蒙古、貴州、廣東省考、西藏這些地區,招錄政策中無應屆生的限制條件。報考這些地區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不需要應屆生身份。
其他限制應屆生的省份,絕大多數限制當年應屆生,已畢業考生也沒必要保留應屆生身份。
國考長期僅限當年畢業應屆生,往屆應屆生崗位很少。
以2021年國考為例,通過篩選招錄EXCEL表格,83%的崗位應屆生可報考。
現在是疫情后的第二年,應屆生身份政策已經慢慢在收窄,今年不少省考已經明確限制當年畢業應屆生(2021年),已畢業應屆生不能報考。
如果疫情好轉的話,應屆生身份政策很有可能恢復到疫情前,即只有國考有應屆生身份限制,省考不限、少限制,這樣要想想是否有畢業后保留應屆生身份的必要!
上一篇:公務員考試限制35周歲以下合理嗎
下一篇:參公管理是不是公務員?
公眾號名稱:厚職公考
掃碼關注
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
公眾號名稱:厚職事考招聘信息
掃碼關注
推送事業單位招聘信息